北京地铁运营管理
摘 要:本文从北京地铁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入手,从运营指标、车辆、设备及管理模式几个重点方面,叙述并分析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及今后的发展趋向。前 言
北京地铁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开通运营已三十多年。随着运营线路的扩展,客运量不断增加,北京地铁不仅为乘客带来高速便捷的出行服务,而且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的解决之道,享有良好的声誉。特别是其三十年来的运营与管理工作,从车辆设备的转型到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本文从北京地铁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入手,从运营指标、车辆、设备及管理模式几个重点方面,叙述并分析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一、北京地铁的基本概况分析
(一)运营线路
1965年2月4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地铁建设方案的报告上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并确立了北京地铁“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兼顾城市交通”的建设方针。同年,国务院成立了北京地铁领导小组,一期工程(苹果园至北京站共23.6KM)于7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经过四年的紧张施工,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试运行。
1984年,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复兴门至建国门共16.1 公里的“马蹄形”线路由李鹏同志剪彩通车试运行。随着地铁在本市客运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地铁适时地将工作重点从战备转移到交通服务,并提出了“安全、准确、高效、服务”的运营宗旨,实现了从战备型向生产运营型的转变,经济上也从实报实销转变为政府财政按运营生产任务进行政策性补贴。
1999年9月北京地铁三期工程复兴门至四惠东开通试运行。至此,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总长达到53.2公里,见表1。
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发展 表1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管理运营线路二条,战备线路三条(运营线路如图1)。
线路全长58.3公里,其中投入运营53.2公里,运营车站39座,包括两座换乘车站;每天从早5点至23点,运营18个小时,列车采用6辆编组,运行最小间隔3分钟,日均运送乘客125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15%左右。2001年客运量为4.68亿人次,票款收入为5.56亿元。正在建设的城市铁路40.2公里, 2002年9月28日即将通车。建设中的“八通线”全长18.9公里,预计2003年年底通车。届时北京地铁通车总里程达到113公里。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按照市政府的计划,北京将在2008年之前建成4号线、5号线、奥运支线及其它线路,线路总长将超过300公里。
(二)车辆和设备系统
北京地铁是按照“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兼顾城市交通”的方针,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兴建的我国第一个地铁系统。
1、地铁车辆
北京地铁从69年开通至今三十多年,电动客车也从最初的几十辆车增长到目前的612辆,承担54公里的运营任务。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所运用的列车均采用纯国产车辆。其中凸轮调组车(二十年代苏联的技术)共有336辆,斩波调组车78辆,三期工程(复八线)作为一期工程的延长线,提高了车辆技术水平,引进了VVVF(调频调压)车辆技术(98年从日本引进技术设备等,国内组装),现有VVVF车174辆。
2、地铁设备
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的设备同车辆一样,也均为纯国产化技术设备。九十年代初进行的一期工程技术改造,引进了部分技术设备,包括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TS、ATP、ATO),通信技术设备(程控交换机、无线列车调度电台、闭路电视),电动客车车门系统和电力自动化系统(SCADA)。见表2。
一期地铁设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运行至一期技术改造及消隐工程开始前。
地铁一期工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是以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通的方针设计和修建的,设备全部采用国产且多为非标准一次性试制品。如:供电专业的35KV及10KV的开关、电缆为国产油断路器及油浸纸绝缘电缆,直流快速开关为国产第一代DS1型快速开关;信号设备系统为国产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有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车载设备为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设备。
第二阶段:从一期技术改造及消隐工程完成后至今
九十年代初期进行的一期技术改造,提高了供电、通信、信号及工务专业一部分重要设备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如:供电专业从英国传输公司引进了电力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变电站自动监控、从俄罗斯引进了直流快速开关设备;通信专业从英国GPT公司引进了传输设备、无线电台及程控数字交换机,以及列车车门电视监视系统;信号专业从英国西屋公司引进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系统);线路专业将50公斤/米钢轨更换为60公斤/米。
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全面实施消隐工程,不断提高车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是北京地铁始终如一的追求。几年来,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运营需要,一是完成了一号线扩能技术改造工程并尽快投入运营发挥作用;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7亿元于1997年开始实施15项消隐工程,对存在严重隐患的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设备系统的14项消隐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地铁安全运营的可靠度,彻底根除了35KV供电系统引发的变压器、开关及电缆的火灾隐患,并增加了地铁牵引供电能力、通风救援能力及消防能力。现代技术设备替代了陈旧落后的设备,不仅消除了隐患,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老的隐患消除,新的隐患又出现,这是一个运营三十余年老系统必然存在的现象。在完成计划的消隐工程之后,北京地铁又尽可能地安排资金,对使用三十年并存在隐患的设备进行不断的更新改造。三是对车辆设备易出现故障和安全问题的薄弱部位加强了技术攻关,采取了技术改进措施。消隐工程、技改项目的全面实施,使车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安全运营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面对车辆设备技术水平不高和日趋严重的老化问题,北京地铁不是强调客观困难而是强调主观努力,精检细修,确保质量。首先,针对质量意识不强和严重的侥幸心理,北京地铁开展了深入持久的质量教育,树立“质量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就是安全事故”的新观念。结合修订运营事故处理规则,明确将质量问题按事故论处,并对若干质量问题进行了事故等级定性,有效地增强了质量意识。其二,漏检漏修、维修不到位现象不仅是影响车辆设备质量的主要原因,而且是难以根除的顽症。为此,北京地铁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形成制度,从而有效地制约了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现象。其三,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车辆设备维修质量标准并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其四,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坚持“记名修”“三检制”和“质量项点控制”的过程管理,强化质量检查和验收,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将工艺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车辆和设备的维修质量不断提高,故障率逐年下降。据统计,从1996年至2000年,车辆和设备故障率以年均11.6%的速度递减。
(三)地铁运营管理机构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十二个业务部室:财务部、企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总调度室、客运营销部、车辆部、设备部、技术部、安全监察室、物资部、后勤部;七个分公司:车辆一公司(一号线古城车辆段)、车辆二公司(二号线太平湖车辆段)、客运公司、机电公司、供电公司、通号公司、线路公司。
运营公司共有职工93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15名,高级工程师155名。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如图3所示,属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见下图。
运营生产是地铁运营公司的主业,它构成了运营公司管理组织的主体。因此,组织机构设置应充分体现这一点。地铁是现代化交通工具,需要各种复杂的技术设备系统,必须采用多专业、多工种相互依赖和协调运作的“大联动机”生产方式,加上北京地铁特定的发展历史,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协调和指挥运营生产、一级法人核算三级管理的模式。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图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近年来北京地铁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减员增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运营线路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员的增长。在具体措施上采取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调整运营生产组织方式及管理格局,先后在车辆一公司、车辆二公司进行了便包乘制为轮乘制的改革,在机电公司、供电公司等单位进行改变值守方式的试点工作,并且根据技术设备状况逐步推广。并在各二级公司进行岗位综合培训,实行复合工种,缩减岗位人员。
2、使用技术力量,减少人员占用。从2000年开始,逐步在一号线、二号线各车站安装车门电视监视设备,使车门确认工作由人工监护改为设备监护,此举节省人员328人。
3、不断改革用工办法,采用劳务输入的办法,既减少了正式职工的人数,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4、通过新线减员分流。复八线在设计时定员按三班制1872人考虑,在实际人员调配中,基本上采取内部挖潜、减员分流的办法解决了复八线所需人员。城市铁路的开通也主要依靠内部挖潜解决所需人力资源。
(四)主要运营指标
运营生产是公司的主业,北京地铁是为乘客提供交通服务这一无形产品。在北京市的交通服务市场上,地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除了安全可靠以外,还具有速度快(最高时速达80 KM/H,平均旅行速度33 KM/H以上)、密度大(高峰小时列车运行间隔为3分钟)以及乘车环境比较舒适等优点。因此成为深受北京市民青睐的交通工具。自北京地铁开通运营以后,其运量一直持续增长。一期工程(苹果园至北京站)自1971年至1983年,其运量年均递增21%;二期工程于1984年开通运营以来,二条线的总运量从1984年的1.03亿人次迅速增长到1997年的4.45亿人次,年均递增11.9%。1998年至2001年,去除调整票价因素,一、环线年均递增4.6%,特别是新开通线路复八线,2001年比2000年增长119%。地铁运量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15%。一、环线客运量发展如图3所示:
图3
在行车工作中,北京地铁注重整顿行车秩序,严格按图正点行车。长期以来,北京地铁只记录和考核列车晚点,而早点纯属人为原因,且对安全运营的危害性最大。为此,北京地铁于1997年首先从以往最普遍的早点现象入手,规定列车早点3分钟即给予考核,明显减少了列车早点运行的现象。98年将早点考核标准缩小到2分钟。99年,将过去仅在始发、终到站改变为在若干关键站记录考核早晚点情况,对列车进行全程考核控制。2000年又将早点考核标准缩小到1分钟,至此,实现和实施了正负1分钟的正点标准。尽管标准不断提高,但正点率仍稳步上升,从1996年的98.63%上升到2001年的99.53%。北京地铁的运营水平有了质的变化和提高。
主要运营指标(2001年) 表2
年客运量: 46871 万人次年票款收入: 5.56 亿元
年走行公里: 4919 万车公里
运行图兑现率: 99.96 %
列车运行正点率: 99.53%
列车编组和运行间隔: 6 辆编组,3 分钟间隔
运输能力(定员/超员): 2.88/3.67 万人/小时
二、公司的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
1、乘客需求不断变化。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地铁乘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从单一的乘车要求发展成为集安全、便利、快捷、舒适且人性化的客运服务要求。并且,在基本运输服务之外,还希望得到购物、通讯等辅助服务。这就要求北京地铁引入先进的服务营销理念,不断丰富完善运输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地铁与乘客之间给予和接受运输服务的关系更为契约化。这就要求地铁服务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将自己的服务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几年来,北京地铁先后向乘客实现了“地铁车站均安装电梯”,“全部地铁车站均设置候车座椅”,以及“乘客排队购票不超过5分钟”等承诺。向乘客公布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工作正在筹备之中。
2、时代的要求。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将在北京举行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奥运会。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将加快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时代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这一切都要求北京地铁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来衡量北京地铁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这对北京地铁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地铁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窗口,北京地铁应与国际水平看齐,加强以人为本、以乘客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
3、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正改变着地铁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形式。在地铁引入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自动控制、交通工程等技术,将能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运用ITS技术,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环保的综合运输系统,已成为更多运输企业的选择。北京地铁在已实行人工售检票三十年的既有线路上实施AFC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处于论证阶段,并将加紧实现。
(二)内部环境
1、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在北京市政府补贴连年减少的现实情况下,北京地铁正经历着从过去的单纯“管理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摆在北京地铁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外部因素来看,如何改善公司发展和经营的外部环境,比如建立科学的定价和补贴制度、改进劳动工资管理和工效挂钩办法;从内部管理来说,如何面对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冲击,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改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等等;这些都是北京地铁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另外,随着城市客运市场竞争的加剧,地铁与公共电汽车、出租车、私家车等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有效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以扩大客源,争取客流,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2、车辆和设备老化,更新改造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北京地铁已运营三十余年,车辆设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陈旧老化,存在着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设备老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对安全运营将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严重老化的车辆设备急需更新改造,并提高技术水平。
三、北京地铁运营管理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目前,北京地铁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北京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地位和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地铁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经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对内部条件的认识,确定公司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始终面向首都未来,按照社会公众对地铁服务的合理需求,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积极扩充和完善自身经营的地铁网络,为乘客提供以安全、快捷、准时、方便、舒适为主要特点的优质交通服务及相关服务,努力使公司成为深受社会各界信赖、具有雄厚综合实力的优秀现代企业。
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是负责对本市地铁线网的运营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和经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它应实现北京地铁线网的安全高效运转,确保安全运营、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新的形势对地铁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根据对行业政策走向和竞争形势的判断,以及对自身资源优势的分析,确定以下战略重点:
1、安全是基础。首都无小事,地铁的安全运营更是人命关天、责任重大,安全是地铁的生命线。北京地铁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安全运营更加科学可靠。在安全方面,努力追求零风险,确保长治久安。为此,从分析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找出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制定目标,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北京地铁安全战略 表3
2、服务是根本。地铁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国际大都市形象。服务更是北京地铁参与交通客运市场激烈竞争的力量源泉。北京地铁必须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要求和乘客的合理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应在奥运会之前,使北京地铁的服务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由此确定服务目标是:2008年奥运会前,争取ISO9000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研究制定地铁奥运行动计划,与世界接轨;调查研究乘客需求,不断改善硬件服务设施。以致力于行车安全、设施安全、治安秩序,给乘客以安全感为龙头,在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站、车环境,服务设施及员工服务等方面给乘客以新的感受。
北京地铁服务战略 表4
3、效益是目标。现代企业必须追求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追求效益应是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投资者、为了员工、为了地铁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地铁虽然是公益事业,但已被列为“经营性基础设施”,要求北京地铁从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北京地铁必须在确保安全和服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亏损和财政补贴,争创国内同行一流的效益水平。
北京地铁经营战略 表5